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我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機遇,實現南山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目標,同時規范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經濟發展分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根據《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全區經濟工作部署,制定本措施。
第二條 各部分資金量在資金總量控制范圍內可適當調整。
第三條 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為本措施的主管部門,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領導小組、經濟發展分項資金審批專責小組為本措施的決策審批機構。
第四條 本措施申報主體原則上應符合《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獨立法人”“注冊地”“區級地方財力貢獻”“每家單位單個扶持項目資助金額原則不得超過1000萬元”等相關條件,以下情形除外:
(一)申請支持專業服務業集聚、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集聚發展、鼓勵專業服務業企業納統入庫、鼓勵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的企業可不受《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獨立法人”資格條件限制。
(二)申請鼓勵專業服務業企業納統入庫、鼓勵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的企業可不受《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注冊地”資格條件限制。
(三)申請支持專業服務業集聚、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集聚發展、支持工業設計研究院認定、支持工業設計成果轉化、鼓勵專業服務業企業納統入庫、鼓勵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的企業不受《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區級地方財力貢獻”限制。
(四)申請支持“5G+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鼓勵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的企業可不受“每家單位單個扶持項目資助金額原則不得超過1000萬元”總量控制限制。
第二章 支持重點服務業發展
第五條 支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
(一)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
支持轄區內工業、服務業企業與轄區內云服務商、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合作開展數字化轉型。對上年度產值(營收)達到一定規模的工業和重點服務業企業,通過采購轄區重點供應商的云服務或工業互聯網服務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按照不超過經審計的實際投入金額的30%,給予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資助。獲得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或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的,資助比例上限由30%提高至50%,給予單個企業每年最高200萬元資助。本條款執行資金總量控制。
(二)支持“首版次”軟件產品
支持企業推廣應用《南山區首版次軟件指導目錄》內的產品。對取得目錄產品軟件著作權且完成第三方檢測的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企業,按照每個目錄產品3萬元,給予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5萬元資助。對目錄產品自取得軟件著作權之日起一年內銷售收入累計到賬額不低于50萬元的,按照不超過目錄產品任意三份銷售合同金額的30%,給予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50萬元資助。本條款執行資金總量控制。
(三)支持“5G+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
面向園區和企業征集“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鼓勵符合條件的轄區解決方案供應商或其組成的聯合體,針對應用場景開展標桿項目示范。對項目驗收合格的,按照不超過經審計核定項目投入金額的50%,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
第六條 支持物流與供應鏈發展
(一)支持企業高端化發展
鼓勵物流供應鏈企業實施升級改造和信息化建設。對獲得“深圳市重點物流企業”或“深圳市AAAAA級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認定的企業,在南山區內開展倉庫、園區等物流供應鏈基礎設施投資、物流供應鏈裝備的購置及升級改造、內部管理信息化及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等項目,按不超過項目實際投資額的15%給予一次性補貼;在南山區內租賃自用倉庫的,按不超過項目實際支付租金的15%給予租金補貼。單個企業每年可申報一次,每年最高150萬元。
(二)鼓勵航運航線拓展
鼓勵碼頭增加業務量,吸引靠泊航線,增加集裝箱吞吐量。對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的港口企業,按照每新增一條內貿航線或近洋航線靠泊且年度吞吐量達到五千標準箱的分檔給予最高50萬元補貼;每新增一條遠洋航線靠泊且年度吞吐量達到一萬標準箱的分檔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1000萬元。
(三)支持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建設
對獲得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資助(補貼)的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建設項目,按照市級資助(補貼)金額1:1配套資助。
(四)支持農產品供給體系建設
對投資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配送基地、農產品預制菜冷鏈加工基地的企業,按不超過項目上年度實際投資額的50%給予一次性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300萬元。其中,位于南山區對口地區的投資項目,每家企業每年最高500萬元。
第七條 支持特色服務業發展
(一)支持工業設計研究院認定
對經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研究院,按照自用辦公用房實際租金投入,給予連續三年全額資助,每年分別最高5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
(二)支持工業設計成果轉化
推進工業設計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對與轄區工業設計企業開展項目合作的轄區規模以上企業,項目合同達到一定金額要求的,按照不超過項目合同總額的30%,給予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資助。
(三)支持專業服務業集聚
支持專業服務業在我區特別是在前海集聚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南山專業服務業企業或機構,上年度綜合貢獻增長率超過10%的,按照不超過其上年度綜合貢獻增長額,給予單個企業或機構每年最高300萬元獎勵。
(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集聚發展
鼓勵擁有核心產品、成長性好、競爭力強、全球性或國內知名的人才服務機構入駐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對經核準的入駐機構,在第一年和第二年每年按實際支付租金的70%給予最高100萬元租金補貼,在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按實際支付租金的50%給予最高70萬元租金補貼。
(五)支持服務貿易企業與基地發展
鼓勵服務貿易企業在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中報送統計數據,對上年度離岸執行額不低于(含)1000萬美元的規上企業,根據上年度離岸執行額、增長率,按照上年度離岸執行增加額的一定比例分檔給予支持,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對獲評國家、省級服務貿易出口基地的單位,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資助。
第八條 鼓勵專業服務業企業納統入庫
對首次納入區“四上”統計庫的規上專業服務業重點行業單位,入庫后穩定完成次年全年報表且實現營收正增長的,給予10萬元獎勵。
第九條 鼓勵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
自2024年起,對上年度快報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且達到一定增速、年報增加值大于零的營利性服務業企業,按照不超過年報增加值增量的2%給予資助,每家企業每年資助上限根據企業年報增加值規模分檔設定,最高1億元。
第三章 附 則
第十條 本措施尚未涵蓋但對轄區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項或上級部門有明確要求的事項,由相關單位直接向區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主管部門提出受理意見,按“一事一議”的方式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領導小組會議審議。
第十一條 本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第十二條 本措施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制定與本措施相關的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