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持續寫好兩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切實做好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遴選的組織實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主線,按照需求導向、創新驅動的原則,整合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軟件、云計算、區塊鏈等已有案例征集活動,圍繞典型產品、典型應用案例、典型服務模式等內容,強化“供給側+應用側”雙輪驅動,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征集活動,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提供助力。
二、案例征集內容
(一)典型產品名錄
一是征集工業軟件優秀產品,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實現產業化或已在行業中部署應用的軟件產品,加快提升工業軟件自主創新能力,做大做強軟件產業,支撐工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典型應用案例
一是征集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聚焦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關鍵問題,圍繞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六大應用模式,遴選一批典型案例,推動企業生產方式、組織模式和商業范式深刻變革,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二是征集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圍繞區塊鏈創新技術及產品、實體經濟、民生服務、智慧城市、政務服務五個方向,征集一批已應用落地的,具有示范性、可推廣的典型應用案例,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產業創新發展。
三是征集企業上云用云典型應用案例,面向重點行業領域中小企業和創業型企業租用IaaS、PaaS和SaaS服務,大型企業自建私有云或采用混合云,以及云廠商云計算創新技術、產品、工具和服務,征集一批已應用落地的典型案例,總結商業模式運營創新做法,探索企業深度上云用云路徑,推動云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典型服務模式
一是征集校企人才實訓服務案例,探索政產校企聯動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激發地方、學校和企業的試點積極性,促進可復制、可推廣的協同育人模式成熟落地,加快建設信息技術領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二是征集一批標準化專業機構與地方組織聯合共建的“標準化+”工作站,依托工作站開展標準驗證、貫標評估、培訓教學、標準服務及國際標準化推廣等活動,面向區域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轉型、軟件、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軟件能力成熟度等領域標準宣貫評估服務,滿足地方企業和政府標準化需求,打通標準化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三、申報條件
(一)申報主體。典型案例申報主體包括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其聯合體等,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較好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發展能力。
(二)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管部門推薦案例數量不超過50個,獲得中國軟件名城、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區塊鏈發展先導區稱號以及獲批創建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對應省級主管部門額外增加5個名額(增加名額可累計)。各計劃單列市推薦案例數量不超過30個。各中央企業和協會組織可直接報送,推薦案例數量不超過20個。
(三)申報條件。對于已列入前期同類典型案例的不可重復申報。
四、申報程序
(一)申報。企業準備申報材料,填寫電子版和紙質版申報書,經推薦單位審核、簽署推薦意見后,提交至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二)評審。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定典型案例名單。
(三)公示。對擬支持的典型案例名單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日。
(四)宣傳。對公示無異議的,認定為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組織開展宣傳推廣活動。